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東方與西方美麗的邂逅──《李爾在此》


   本校於102/4/8的晚間,在創意中心安排一場「跨文化戲劇與傳統京劇的交會」演講。特別邀請了當代傳奇劇場的行政總監林秀偉小姐,為高一高二同學導讀該劇團扛鼎之作:《李爾在此》。
  《李爾王》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劇本約成於西元十七世紀初,講述的是不列顛國王李爾的故事。故事的主線是:
  李爾王欲將國土分封給三個女兒,在賞賜前要求女兒們,以言語展現出對父親的愛。長女及次女善於以動人的話語博取父親的歡心,而幼女則因不願花言巧語,以致於受到蒙蔽的李爾王,將國土全數分給兩位姐姐,絲毫不留給小女兒,小女兒後來是一無所有的嫁給了慧眼識英雌的法國國王。
  口蜜腹劍的長女及次女,在取得了父親的國土後,反而虐待遜位的李爾王。孝順的小女兒,聽說父親受虐,與夫婿領兵攻回英國救援,可惜兵敗遭擒遇害,悲傷的李爾王最後傷心而死。
  在這齣劇中,另外的一位葛勞斯特伯爵,也是誤信庶子讒言,欲害嫡子,後來淪落悲慘命運時,反而是受到嫡子的保護。透過劇中李爾王與葛勞斯特伯爵的相襯,角色種種的對比,使得莎翁這個劇本,因其中的哲理,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吳興國先生是著名的京劇演員,致力於拓展京劇新興展演形式,創造根植於傳統的創新,他在民國七十五年創立當代傳奇劇場,導演及主演多齣融合舞臺劇及京劇的作品。開山之作《慾望城國》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一舉成功,深獲好評,本劇成為該劇團的經典劇目。吳先生亦多次受邀於各大國際藝術節演出,他後來共創作了四齣改編自西方莎士比亞與希臘悲劇經典改編的戲劇作品,成為傳統戲曲藝術發展與創新掌旗的「先鋒」人物,《李爾在此》正是這四齣劇本的登峰造極之作。
  吳興國先生在《李爾在此》中自導自演,1人分飾劇中10個不同角色,生、旦、淨、丑樣樣在行,並解構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將傳統與現代劇場結合,音樂、服裝更是創意多變。
  透過林秀偉老師的導讀,高一高二同學雖然尚未能親炙吳興國老師的演出魅力,也享受了一場東方與西方美麗的邂逅。這不是夢幻,是的,李爾現在在宜蘭。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莫負好春光,一起插秧去



譚家豐 組長
宜蘭得天獨厚,有蘭陽溪水系沖積而成平疇沃壤,復有迎向東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量,雖然氣候上不似中南部般炎熱,水稻可以一穫,亦堪稱魚米之鄉。
宜蘭縣以農立縣,多年來,本地的居民以愛護鄉土及環境著稱,抗拒六輕、核四等汙染,營造了一個可以讓人親近的有機、自然的農業環境。在宜蘭,有機耕種蔚然成風,像賴青松先生的穀東俱樂部、像以龍貓稻草堆為著名地標的三星行健村,還有南澳鄉的有機米,都引人矚目。在每月的固定日子,宜蘭市演藝廳前有「大宅院」市集,許多從事自然有機耕種的小農們,在此介紹產品,推廣理念。他們都是身體力行愛護土地的耕耘者。
慧燈中學的校外教學,經常帶著孩子認識宜蘭,就是希望立足於學校,透過種種由近而遠的探索,讓學生因接觸而了解,因了解而熱愛,充分愛鄉愛土愛國家。近年來,環境教育已經是大家的共識,我們擁有好山好水,有機與自然農業的精神,正與本校六年一貫課程中的「環境教育」相契。
在過去,本校曾經安排過頭城農場的傳統生活體驗,也曾經到羅東去了解五結養鴨產業等,今年,本校進一步與長年推動自然生態、健康蔬果及美學花圃的財團法人日和教育基金會合作,在101學年度環境教育暨生命教育體驗活動中,安排農事體驗。預定在本學期,透過插秧(3/28)、撿福壽螺(4/34/10)、挲草(5/22),以及於暑假中進行的收割等一系列活動,讓同學除了知識性的學習,同時學習「合作」、「關懷」、「尊重」、「感恩」等重要核心價值,期待透過種稻體驗將品格教育深化在孩子心中。
102/3/28日下午,國中部的45位師生,以及本校的外籍老師,浩浩蕩蕩搭車前往員山鄉內城村,來到與日和基金會合作的小農的田地,趁著美好的春光,一起感受插秧的樂趣,正式揭開本學期農事體驗課程序幕。
這群城市鄉巴佬,對於農村生活是陌生的,一開始由田地主人為我們介紹插秧的方法:為了讓秧苗能插得平直,在插秧前要先用一種名為「線車」的農具在水田畫線。而後大家在秧盤上取秧,逐步後退,在每個畫線交插點上,將秧苗一一插入土中。
看著水田黑黑的泥土,有人喊著「好噁」,也有人躍躍欲試。我們的外籍老師,首先應邀去拉動線車畫線,隨後國一的小蘿蔔頭們,在老師一聲令下,開始了插秧。
話說是插秧,對小朋友而言,也等於是玩泥土,在擦汗、拉袖子,以至於為了傳遞秧苗,以拋擲的方式,讓清秀的臉龐及身軀濺出了滿臉滿身的星點、片狀的黑泥。「不髒,那像是下田?」小朋友們都不怕黑泥,玩得不亦樂乎。組長、老師也不甘人後,捋袖捲起褲管,褪去鞋襪,「給他潦下去」。
赤足踏入水田中的剎那,田土那種說不出來的黏軟感覺,這是我個人第二次的經驗,先前曾在綠博體驗過插秧,土的感覺不一樣。看著行經的腳印,有種錯覺:我的體重又變重了嗎?腳踏過的土怎麼陷入那麼深?原來此處過去曾是溪水沖積淹沒之地,土特別肥沃所致。先前農夫示範時,以平均一秒一個秧點,筆直而迅速插完面前照顧五路的秧苗,換成我們師生來插時,直線變成曲線。看來,事後田主人還要為我們收拾善後而費神。
種完田,大家都感到很辛苦,但也覺得很好玩。小朋友在水田中盡情的玩泥巴、在潺潺的水圳中濯足,遠處的碧山,與畫過天空的鳥禽,這裡是多麼好的環境。我們所踏足的這塊地已多年沒有噴灑農藥,我們在水田中看到泥鰍、毛蟲以及蛙類,充分顯現春日的生機盎然。我們滿心虔敬將秧苗種下,好期待秋日的收割,早早到來,但這是急不得的,我們後面還要來清福壽螺以及挲草。此時,我心中所想的,卻是我們校門口的那尊播種雕塑,今天我們在此地用心愛護環境,育土地的種,植人才的苗,土地必不虧待我們,願來日,苗與同學們都欣欣向榮,結實飽滿豐碩。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品德教育有成,學生拾金不昧


品德教育有成,學生拾金不昧

撰稿者:譚家豐組長

「慧燈中學真會教,有這麼誠實的同學,這一萬元紅包給同學,表示我衷心的感謝。」鱻道餐廚日式連鎖平價料理老闆林進發對慧燈中學高三仁班禹柏爾同學的拾金不昧的義舉,滿懷感激,但禹柏爾同學堅持不收,同時表示「物歸原主」這是他做該做的事。

慧燈中學禹柏爾同學,今晨於員山鄉金山西路自來水公司前,準備搭校車上學時,發現路旁遺有一黑色手提包。他打開包包,發現厚厚一疊鈔票,未及細看,怕搭校車來不及,於是將手提包帶到學校,直接帶到學務處交给學校老師。經過學務處組長與禹同學共同檢視,發現內有現金三萬元,信用卡、駕照、存摺等多項證件,隨即從包包中的名片資訊,打電話通知失主。

失主林先生表示,昨日陪來宜蘭的朋友接洽投資事宜,事後與老友聚餐,一時歡喜,多飲了幾杯,在醉意中不知覺遺落手提包,事後茫然不覺返家,醒來不見手提包,還怪妻子是否因怪罪他貪杯,故意將手提包藏起來。

接獲學校通知領取失物,林老闆喜出望外,因為證件遺失將會非常麻煩,想不到現在還有這麼幸運的事可以失物重回身邊,他在下午從臺北連鎖店立即趕到宜蘭慧燈中學。林老闆一再表示,學校教得好,他很豪氣地從失而復得的現金中抽出一萬元,要致送給禹同學。但禹柏爾同學一再謙辭不收,最後拗不過好意,僅象徵性收取紅包袋以為紀念。

慧燈中學吳松溪校長表示,慧燈中學秉持創辦人林忠勝董事長的教育理念:「先教做人,再教做學問。」如今校園誠實風氣良好,從禹柏爾同學的事跡可見窺見一二。學校將會記大功一次獎勵其善行。林老闆也說,為感謝禹同學讓他找回幾百萬元的財物、證件,未來禹同學到他店裡消費,一律免費。慧燈老師教得好,也可以享有七折優惠。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人不壯遊枉少年──「跟著賴和去壯遊」影片欣賞

譚家豐組長


自從電影「練習曲」播出後,「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名言震天價響,許多人把握機會,勇敢地做自己,而「壯遊」也成為年輕人勇於追尋的代名詞。

賴和(1894-1943)是生於臺灣彰化的福佬客家人,他是臺灣文學史上主張新文學的健將,學的是醫學,卻更在文壇上發光發熱。賴和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常關心底層弱勢的人民,作品中表達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抗議。在他就讀醫學院時,曾與他的同學、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一道從臺北步行回到故鄉彰化。百年後的今天,有群彰化的高中生,仰慕前賢,也重新踵繼前路,原樣實地踏行。客家電視臺將這段過程拍成「跟著賴和去壯遊」,並在全臺各地校園巡迴播映。

慧燈的創辦人林忠勝董事長辦學,意在為臺灣培養未來的領袖人才,我們希望本校的未來領袖,除了追求學識能力的卓越,更要貼近基層,掌握社會脈動。賴和先生的社會關懷,以及實地踏察的精神,正是青年的典範。

宜蘭的前賢蔣渭水先生,在91年前的10月17日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欲以啟蒙臺灣人,賴和先生是參與協會的一員。兩位醫師,在他們的時代,是如此的善盡知識分子的責任。近百年後,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段考完的午後,訓育組安排高一同學參與本活動,邀請客家電視臺企畫組陳品芳小姐來校,讓同學得以開擴自己的視野。

跟隨著影片主人翁的一路南下,我們看到了新北市三鶯部落原住民的自救,也途經文學家鍾肇政的家;我們聽到了苗栗灣寶農民的抗議,見聞了詩人吳晟號召反對國光石化的心聲,片中壯遊同學的自省,也值得我們年紀相近同學反思。

秉持著謙虛的態度,走過腳下的土地,體察民間的脈動,擁有顆溫柔的心。彰化的年輕人走過了,這一場「認識自己,體驗土地」的旅行,也等著你出發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有朋自遠方來:紐約社區報施長要社長伉儷蒞校


施長要先生於本校創校之初賦詩賀慧燈中學

「雪山之下湧黌宮,花果飄香萬綠中;施教鐸聲接化雨,慧燈高照育人雄。」懸立於本校圖書室牆面上,由書法家蕭世瓊先生篆額的這幅中堂是美國《紐約社區報》社長施長要(Kevin Chang Yao Shih)先生14年前在慧燈中學創校時對慧燈中學的期許。

施社長在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後,一直都在新聞界服務,後來前往美國進修碩士。他曾任民眾日報社紐約特派員,也在我國中央社記者被聯合國收回記者證時,申請進入聯合國採訪新聞達七年。施社長賢伉儷是虔誠慈濟人,曾在1991年首任慈濟紐約分會的負責人。因為長期致力於華人社區的服務工作,他在今年獲得美國「2011年愛麗斯島傑出移民獎」的榮譽。

施社長十分嚮往美國菁粹報紙 (elite press)「獨立報業,善盡社會責任」的境界,因此在2003年獨力創辦《紐約社區報》。這份報紙的報導方向是「微觀社區,宏觀天下」,他長期以來即關心各行各業中真積力久的專注人士,適時致送獎牌以鼓勵肯定孜孜矻矻的奮鬥者。

早在本校草創時,施社長就在遙遠的海外,關心慧燈中學的創建與發展。他是首先在報端為文把慧燈推介到海外的人,此後也不時利用機會為慧燈宣傳。他說他非常欽佩本校林董事長在艱困的環境中能將平生三大願「將惡補變良補、從事口述歷史、創辦學校」一一實現。他也是受到林董事長的堅毅精神啟發,才毅然投入自己終身所愛的新聞事業,無怨無悔。

在今年71日出刊的《慧燈雙週報》第32期〈遙賀慧燈中學十四週年慶──林忠勝董事長辦學成功堪為典範〉一文中,施社長才在慨嘆慧燈創校前曾兩度往訪本校,但14年來卻未能得機造訪。言猶在耳,基於對慧燈中學蒸蒸校務的肯定,以及對慧燈的思念,讓他終於在104日,偕同夫人康美珍女士翩然來到他「魂牽夢繞」的慧燈中學。

施長要先生贈牌肯定慧燈中學

此次施社長伉儷為了肯定本校師生14年來奮鬥的豐碩成果,致送了「慧燈普照臺灣之光」的獎牌,由林忠勝董事長伉儷及吳松溪校長代表接受。同時施社長對照14年去來之間,慧燈由昔日的蓽路藍縷以至於今日校譽昌隆,眼見「青青校樹、萋萋庭草已然茁長壯大」,心裡十分感動,特別再獻上他對慧燈中學的禮讚。吳校長特回贈校旗而董事長伉儷亦致送小禮物供施社長伉儷留念。

林董事長、吳校長回贈本校校錦旗給施長要先生惠存

此篇〈禮讚〉是一首七絕,詩云:「慧燈高照十餘載,八方學子絡繹來;五育并施降化雨,栽培建國棟樑才。」上款作:「慧燈高級中學禮讚」,下款則是:「紐約社區報施長要敬獻(旅美書法家)阮德臣書」施長要先生禮讚慧燈中學。由吳松溪校長及林忠勝董事長伉儷代表接受

施社長這位長期情義相挺慧燈的好朋友,此次不憚塵勞,不遠千里而來,致送給慧燈中學的獎牌及尺幅,對慧燈人而言,可謂禮輕情義重──代表著海外臺灣人對於慧燈中學的殷切厚愛──慧燈人敢不懍然而不積極奮鬥?願我慧燈人恆持施先生的期望:慧燈高照育人雄,永為臺灣植棟材。

[撰稿人:譚家豐組長]